习近平致贺电
李克强刘云山在北京观看飞船发射实况
金羊网讯 特派酒泉记者温建敏、李国辉报道:昨天早晨7时30分,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 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5秒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陈冬两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6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改进型神舟载人飞船和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成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第二次应用性飞行。飞船入轨后,按照预定程序,先进行约两天的独立飞行,然后与天宫二号进行自动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完成为期30天的驻留,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撤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独立飞行1天后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至独立运行轨道,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技术试验,并等待参加天舟一号飞行任务。
昨天7时5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任务总指挥张又侠宣布发射圆满成功。随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宣读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贺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等在北京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观看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实况。
目前,天宫二号运行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设备工作正常,运行状态良好,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长征二号F 遥十一火箭与之前发射神舟十号的长征二号F 遥十火箭技术状态基本一致,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与可靠性,进行了部分技术状态更改。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37次飞行。
贺电全文
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总指挥部:
欣闻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谨向全体参研参试人员和航天员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将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开展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攻关任重道远。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精心做好后续各项工作,确保实现既定任务目标,不断开创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新局面,使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远,为建设航天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习近平
北京时间10月17日于印度果阿
点火瞬间 大漠颤动
羊城晚报记者现场直击神舟十一号发射
“10、9、8、7……3、2、1,点火!”昨天早上7时30分28秒,随着零号指挥员的一声“点火”令下,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巨大的推力中缓缓升空。
凌晨5时30分,神舟十一号飞船乘组景海鹏、陈冬已经从问天阁乘坐中巴,到达了发射架,并进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舱内。
尽管已是农历九月十七,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每一个角落,依然能清晰地看到一轮巨大的圆月,照亮着整片西北大地。
6时许,羊城晚报记者来到距离火箭发射架仅仅1.3公里的媒体区域内,由于已是深秋10月中旬,从戈壁滩上刮来的冷风如刀子一般,让近百名记者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彼时,在北京飞控中心的指挥大厅里,气氛一样紧张有序,所有参试岗位人员都在安静地忙碌着。指挥大厅的屏幕上,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实时信号,可以看到航天员在舱内活动的情况。
6时49分左右,发射场的媒体区域内,长枪短炮已经架好,天边已露出红晕,天色开始放亮。远在1.3公里外的发射架雄伟矗立。
一分钟后,进入倒计时40分钟,火箭发射塔回转平台逐渐打开,长征二号F 遥十一火箭逐渐显露在记者眼前。10分钟后,发射塔回转平台已经全部打开,火箭全貌显露出来。
7时15分许,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中心通报“进入15分钟倒计时”,命令发射区内全体人员撤离。7时24分,广播通报,点火时间正式设定为7时30分28秒。航天员也随即招手示意:准备好了。
7时30分28秒,随着零号指挥员下达“点火”命令,发射窗口打开,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 遥十一火箭在巨大的火力推动下缓缓升空,火光照亮了整个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场,三四秒后,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贴着地面席卷而来,随后整个戈壁滩仿佛都在震动。
“太震撼了!”感受到火箭点火时整片大地的颤动,不少记者快速按下手中的快门,将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记录下来。
而在火箭升空之后,在划过的天空中,留下了一团美丽的光雾,这是飞船的逃逸塔被释放出来,不少已经放下相机的记者再次拿起相机拍摄。
而在此时,一轮朝阳从东方缓缓升起,逐渐照亮了整片天空。
(温建敏 李国辉)
已成功实施 首次轨道控制
金羊网讯 特派北京记者李妹妍,通讯员李潇帆、祁登峰报道:记者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获悉,10月17日中午12点56分,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实施第一次远距离导引控制,抬高了近地点高度。目前,神舟十一号飞船工况正常,航天员状态良好。
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军介绍,为牵引飞船追赶万里之外的天宫二号,需要对飞船进行5次远距离导引控制。首先,要抬高飞船的近地点高度,之后对轨道面进行修正,然后再抬高远地点的高度,最后还要进行轨道圆化和组合体修正。经过五次远距离导引控制之后,飞船将到达天宫二号后下方52公里左右的位置,两个航天器建立空空通信,转入到自主控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