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荔湾区十三行路上,拉货的手推车占据不小的路面。 新快报记者 谢源源/摄
上周记者巡城发现广州各区部分“脏乱差”现象, 一周过去老问题未完全解决又添新问题
■统筹:新快报记者 陈海生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罗汉章 谢源源 朱清海 邓毅富 方阳麟
新快报记者上周巡城,曝光广州各区城市环境“黑点”(详见10月24日《新快报》A06/A07版),一周时间过去,这些黑点有变化吗?近日,记者进行了回访,结果发现,上述黑点有的已经火速整改,有的仍未“漂白”。比如,在位于白云区的地铁龙归站,城管队员拆除了小贩在人道上自行搭建的棚架,占道行为大大减少;而在越秀区北京路步行街,相连内街的环境仍与步行街“差了一大截”,盛有剩菜的饭盒被随意丢弃,周边商户颇有微词。
这一周来,新快报记者还接到了多宗有关城市环境黑点的投诉,如在越秀区有垃圾中转站建在饮用水桶罐旁,而在白云文化广场地铁站C出口通往马路的通道,堆积了不少垃圾,有市民反映很少看到环卫工人前来打扫。
针对市容卫生整治出现的种种问题,广州各区相关部门纷纷“亮剑”,其中越秀区将学习北京西城区的先进经验,完善城市环境分类分级管理标准体系。而白云区则将全区的城市管理事权下放至镇街,并在其中4个镇实行了分税分成制度,将镇收取的城建税全部留给镇使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保洁等工作。
●越秀区青菜东街
垃圾中转站建在 饮用水桶罐旁
近日,新快报记者接到越秀区青龙坊、青菜东街居民的投拆,称在青龙坊40号大院对面、青菜东街19号楼下靠右马路边设置了区域垃圾中转站,结果工作人员在垃圾中转过程和清洗过程中形成了噪声扰民。有市民表示,青菜东街19-21号三栋楼的饮用水桶罐就在垃圾站旁边,担心影响了饮水质量,也担心清洗路面的泥沙夹带垃圾流入19号大楼的下水道会造成堵塞。“我们要求彻底将该垃圾中转站撤走。”居民殷小姐及李先生如此向新快报记者表示。
李先生带新快报记者到该区段东风中路与建设六马路口交界的一块绿化地及公共厕所查看,建议可在这个远离居民密集住宅区的地带,改建为该区段长久性的垃圾中转站。
对此,越秀区华乐街道负责环卫工作的负责人向新快报记者表示,在此建垃圾中转站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居民垃圾处理的问题,今后会考虑在该站顶部加盖,将垃圾车与洗地水泵枪发出的噪音整改处理,加强对居民乱扔垃圾的教育和管治。
该负责人还表示,根据居民生活习惯和垃圾分类要求,一般要在200户至300户楼宇间设立1处居民生活垃圾桶点,华乐街道现在围蔽设置垃圾桶点15处,并逐步改成全封闭式围蔽,充分考虑冲洗垃圾桶后的污水横流问题,在各垃圾桶点下方设置沙井盖进行排水。目前,有关部门与居民正就有关青龙坊垃圾中转站的问题进行沟通解决。
●白云区白云新城
地铁站出口附近小路垃圾堆积
而新快报记者在位于白云区白云新城的地铁白云文化广场站看到,地铁站附近仍是荒地,四周建起了围墙,地铁站C出口通往马路的通道是一条约3米宽的小路,小路两边堆积了不少垃圾,路口处还有不少人骑着摩托车揽客。
地铁站的工作人员告诉新快报记者,地铁站的保洁工作只负责到出口电梯的位置,以外由当地所属环卫工人负责。
而经常在这个站搭地铁的市民小赵称,他一般在上下班时间路过这里,不过好像没有看到过有环卫工人清扫。“感觉过一段时间才有人清理一次,但过不了多久又有乘客丢垃圾,应该要等附近都建了高楼大厦,保洁才会做得比较好吧。”小赵建议,如果在小路上设一个垃圾桶,就算没有环卫工人每天过来清理,路面上也会干净很多。
住在金兰花园的住户则向新快报记者反映,上述地铁站附近有一段河涌的围栏被拆掉,路边还有污水流入河涌。记者走访发现,住户投诉的黑点就在云城东路南公交站旁。这里一段约20米长的河涌四周的栏杆不知所终,只有靠近马路的一侧有一排铁栅栏放置在边上。有在附近散步的居民回忆,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不知是谁在河边摆上了铁栅栏,可是栅栏没有固定在地面上,而且只拦住了靠近马路的一边,另外一边空空如也,如果有贪玩的小孩在周围乱跑,可能也拦不住。
此外,在河涌岸边的草丛中,不断有水冒出流入河涌。新快报记者从地面长出的青苔判断,这种情况应持续了很长时间。记者沿着河涌一路向南寻找,在地铁飞翔公园站附近的河段看到了河长制公示牌,并致电了解。街道一级接听的工作人员表示,河堤栏杆不属于河长管理范畴,不过会向上级反映情况。至于有污水流入河涌的情况,由于之前没有居民反映,需要派工作人员到场调查才能制定下一步措施。
●荔湾区十三行路
五类车占道拉客饭盒绑带乱扔
十三行商圈是广州历史最长的服装批发市场,因为五类车猖獗、小贩集中导致环境脏乱,近几年来一直是荔湾区重拳整治的区域。近日有市民向新快报记者报料,称该区域的脏乱现象有所“抬头”。记者走访发现,经整治后,这里的流动摊贩已经销声匿迹,但五类车仍存在。
10月28日上午10时,新快报记者在十三行路看到,这条单行道十分热闹,前来拿货的人络绎不绝,拉货的平板车夹杂在机动车车流中,不时有货物从平板车上掉落,造成交通缓慢。在新中国大厦对出路段有两辆小面包车停在路边,司乘人员打开后箱盖拉客。
“我们在这里开店3年多,这个情况一直没改观,这些车就停在我们门口,阻碍我们做生意,但有什么办法,叫他们走他们不听,城管来了也不管他们。这些车都是一个公司的,他们还有对讲机,互相通报情况。”十三行路上一家经营袜业的店主告诉新快报记者。
新快报记者看到,该路段上拉客面包车收完客后陆续开走,随后又另有面包车开过来。直至10时40分,执法巡逻车开过来,几辆面包车才开走。“城管来了他们就开走,但只是在附近兜一圈,一会儿又回来了,所以有时候城管也不管他们了。”一名环卫工人告诉记者,这种情况一直存在。
在与十三行路相接的长乐路上,市民刘小姐告诉新快报记者,她在长乐路上班,也居住在附近,长乐路上白天有不少大货车停放在路边装卸货,很少有人管。“交警很少来抄牌,这些货车就一早停在路边,影响交通,而且停着也不熄火,不断排放尾气,周边的人都受不了。”刘小姐说。
“每天上午10时到下午2时,是十三行最旺的时候,人最多,拉货的小推车也多,吵就不说了,还经常有货物掉下来砸到人。这条路上垃圾也多,饭盒、拉货袋子的绑带乱扔。我们不停做保洁,还是觉得环境差。你看看上下九步行街,现在就做得很好,在那边做保洁也轻松多了。”上述环卫工人告诉记者,他在荔湾区生活了十多年,看到十三行在整治之后环境有所好转,但仍存在脏乱情况。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针对十三行地区的脏乱情况,相关部门将进行环境整治微改造。荔湾区拟投入3000万元,计划将机动车、行人、手推车分开,在目前马路画线的地方用护栏隔出两条手推车专用道,在商铺比较多的地方开几个出口,方便卸货。此外,整治工程还将对破损人行道进行修缮和铺装,计划将部分内街改造为步行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