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管理成最关键问题
社会舆论也对平台筹集资金的监管问题表达了担忧。“听说筹资平台都会提取管理费,但管理费的比例如何审核、资金去向的明细,都没有公开透明的揭露。”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互助平台界人士告诉记者,“很多互助平台称自己的资金由银行存管,进入专属账户,但其实是并没有监督的。”
也有一些平台在业界做出了口碑,比如e互助。在其官网上每年都公布互助案例。最新的一批接受帮助者是已经进行互助的第97-103起案例,共有七名受助者,筹集到了目标金额125万元。其中一位44岁的会员右甲状腺乳头状癌获得5万元的互助金;而另一位37岁的会员因为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获得了25万元互助金。除此之外,平台还在5月份公布了六起不予互助的申请案例。其中三起不予互助的理由是“属于观察期内发生的互助事件”,这类似于保险业的“带病投保”案例。
经过此轮整顿洗牌后,网络互助平台的发展也站在了十字路口上,是强化公益慈善属性,还是申请牌照进军互助保险领域?不过,其最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公开透明的平台运营,对资金及管理作出强有力的管理和监督,完善对平台会员权责和信息披露。
注意!网络互助平台≠网络公募平台
金羊网讯 记者化麦子报道:网络互助平台是刚刚兴起的新生事物,但公众很容易将其与网络公募平台混为一谈。不过两者在本质上是完全不一样的。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褚蓥认为,网络互助平台是非慈善类的,其本质是互利平台,且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成为会员才能享受福利;而网络公募平台则是慈善类的,由具有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面向不特定公众发起筹款。
今年9月1日起实施的《慈善法》规定:“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也就是说,目前只有民政部统一指定的网络公募平台有发布公募信息的资格。
现在已有13家互联网公募平台取得了资格,腾讯、阿里、新浪、京东等巨头的公益平台占据了半壁江山。同时,近来“火遍全国”的“轻松筹”也得到认证。
当然,以上13家互联网公募平台是针对具有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而言。公众如果需要发布个人求助信息,方式比较多元化,因为《慈善法》并没有对个人求助信息的发布渠道进行限制。但是专家也建议,发布个人求助信息最好也能选择类似“轻松筹”的权威平台,这样在求助过程遇到问题才更有合法渠道可以解决,对筹款人和捐款人来说都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