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区区长苏佩近日到广州状元坊戏服厂现场办公,解决租金贵等困难,顺便绣上几针。 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摄
■在荔湾区的广州酒家总店,中午用餐需要排队等位。 新快报记者 谢源源/摄
■广州状元坊戏服厂举办开放日,开展生产自救活动,街坊们前来体验戏服制作。 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摄
■荔湾区的荣华楼仍保留着粤剧表演,吸引不少老街坊。 新快报记者 谢源源/摄
视点
专家:不提倡把老字号放在弱者位置求扶持
广州市老字号协会秘书长刘建生介绍,事实上,不少老字号企业现在发展得不错,“老字号企业曾经经历过时间的洗礼,现在、未来还会经历这些,部分企业出现更替也是正常的,我们不提倡把老字号企业放在弱者位置去求关注、求扶持。”有专家认为,老字号发展过程中既需要政府扶持,更少不了自身发展创新。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刘建生所在的广州老字号协会成立于2005年,主要的服务内容是为老字号进行外界的沟通、协调,开展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同时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推动老字号的品牌建立及推广。协会内包括刘建生在内,许多会员都希望老字号企业主动进取发展。
广东省政府参事、广东老字号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则楚告诉新快报记者,省老字号协会从来就不赞成政府违背市场原则去保护老字号企业,维持它们落后的经营方法。他认为,老字号企业要继续适应市场变化,灵活经营,甚至要适应网商的发展。
王则楚表示,老字号企业中的相当一部分是饮食企业,行业竞争激烈,如果不适应市场,用好的服务和菜式去“擦亮招牌”,而是指望政府给予脱离实际的税收保护政策,那就是把自己摆在一个弱者的位置,自然会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对于老字号的发展,王则楚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管理。“我们建议要毫不留情地对那些没有创新精神的老字号企业进行市场化的改造,引入现代企业化管理,让更有现代企业理念的企业家去经营,这样才是他们的生路,要不就只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云香楼和大同酒家。”他说,现在也有很多老字号做得很成功,其中顺应时代的变化是关键。
知名广府文化学者饶原生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称,实际上现在很多老字号转型做得很成功,“像广州酒家,菜式早已经跳出粤菜的范围,又进行多元发展,现在(在该酒家)饮茶是一位难求。之前陶陶居‘一女两嫁’的方式受到争议,但实际上它开了很多分店,证明这种模式是行得通的”。
饶原生总结称,老字号因为产品品质好、得到大家认可,因此可以一直经营下去,这样就成了老字号。如今时代在变化,适应时代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才是真正的出路。
链接
专家街坊出谋划策 力撑广州戏服大同酒家
近日,新快报记者回访正陷入高租金困境的广州状元坊戏服厂,广州戏服传承人董惠兰表示,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快速介入了帮扶计划中。越秀区文广新局已经着手组织专家,前来论证将状元坊戏服厂改造成广州戏服制作技艺博物馆的可行性。若能成功升级,不仅可以零租金,每年还有40万元的扶持资金。
新快报记者还在广州戏服文化会馆开放日活动中看到,不少街坊慕名前来参观,一些广府文化专家、达人和粉丝也前来参加研讨,为状元坊戏服厂支招。有的专家建议,可以推出有广绣和粤剧元素的各类文创衍生品,如在外衣上加工绣花,推出特制的广绣围巾等;有的拍卖公司前来洽谈精品戏服拍卖事宜。而络绎不绝前来撑广州戏服的市民,则参加了“绣团扇”、“戏服摄影”、“广州戏服商品微拍卖”等收费体验活动,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用消费来实际支持。新快报记者了解到,状元坊戏服厂在生产自救中创新制作的广府旗袍、广府常服、广州T恤等,都已经与消费者见面。
在此前备受关注的大同酒家停业事件中,“大同酒家”品牌所有者广州饮食集团的董事长李蓉蓉表示,大同酒家目前是处于暂时停业调整状态,并透露会有新的合作伙伴加入大同酒家,希望继续保持老字号的风采和发展。
在新快报记者采访过程中,众多街坊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建议,有关于经营方式的——“茶楼讲究人来人往,提高上座率,除了吸引吃慢茶的老茶客,也要吸引年轻的‘快客’,‘快客’钱好赚”、“不妨打造一个传统小吃区,让既传承又创新的小吃能集大成于一店”;也有关于菜品菜式的——“要向新派茶楼点都得学习,比如推出花旗参汤四色虾饺,做点心也玩滋补。用至尊博古架做点心拼盘,看起来雅致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