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长者食堂即将集体转型 单靠政府资助难“长远”
金羊网 2016-12-20 05:52:21

帮助老人解决最大需求,却面临经费不足等困境

金羊网讯 记者化麦子、通讯员印锐报道:老龄人口正在持续增加,广州市民政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广州市户籍老年人口达147.5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7.3%。面对老龄社会的来势凶猛,如何保障老年人真正颐养天年?

最近,不少媒体都把目光聚集到“长者食堂”上,有媒体提出:长者食堂遍地开花,但目前真正找到可持续运营模式的机构却少见,政府大力度的补贴仍是长者食堂维持生存的根本之道。记者从广州市民政局获悉,广州市将开始试水长者食堂社会化运营,引入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解决老人配餐服务问题,一系列政策和资金投入之后,广州长者食堂或将面临集体转型。

调查

逾三成老年人希望“吃好饭”

在广州越秀区北京路,不少老人已经养成了每到中午就去长者食堂用餐的习惯。81岁的徐阿姨现在每周都会有一两天去越秀南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用餐。她说,自己每周四在社区家庭服务中心上课学习唱歌,午饭时间如果来不及自己买菜做饭就留在服务中心的食堂就餐,这算是解决了她生活中一个略显尴尬的“小问题”。

而对于同住在越秀区北京路附近的张伯来说,每天到社区的长者食堂用餐则是个“大动作”。他说这不仅是一餐饭的问题,长者食堂的存在最温暖的地方在于给老人搭建了一个社交的平台,让他们不至于感到孤独和被边缘化。

这两个个案反映出老人对长者食堂的需求。根据广州市民政局此前一项专门针对老人开展的抽样调查显示,居家老年人最大的需求是助餐服务,占所有需求的33.3%,其后才是上门看病、家政服务等。

困境

单靠政府资助恐难“走长远”

长者食堂在老人群体中大受欢迎,但是对于运营者来说,如何担当民生“兜底”的使命,又让食堂在商业社会维持下去,这始终是个难题。

在广州荔湾区东漖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内,长者食堂已经开办4年了,现在这里每天中午能容纳90人用餐。其中三无孤寡老人可免费用餐,其他民政保障对象每餐收取6元,普通老人每餐8元,临时用餐老人每餐10元。

目前,该长者食堂能够做到运营经费基本平衡。该家综服务中心副主任陈少芬说,服务中心此前被评为省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点,政府每年补贴35万元,其中有15万元用于运营长者食堂,这才使得整个服务中心的长者食堂不必为经费发愁。

陈少芬说,4年来,食堂饭菜没有涨过价,光靠政府补贴势必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而且并非所有长者食堂的运营机构都是省级示范点,此前番禺区南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也表示,没有政府补贴,长者食堂估计很难维持。

与此同时,长者食堂现在基本上以自己请厨师烹饪为主,食品安全问题也让运营者们“如履薄冰”。

破题

引入企业力量转型“大配餐”

上周,广州市政府出台的《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办法》提出,助餐配餐服务将成为未来广州居家养老服务的标配。广州市民政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广州目前正在全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X”创新试点,其中助餐配餐服务是“三者之首”。

将单一的家综服务中心设食堂模式转型为大配餐模式,这是未来广州长者食堂的发展方向。这种模式主要依靠四种方式展开:社会化集中配送、社区门店+助餐点助餐、养老机构辐射服务、委托运营助餐机构。广州市民政局局长何镜清介绍,“大配餐”服务将引入有资质的用餐配送企业或者餐饮门店共同解决老人社区用餐的需求。

不少长者食堂的运营者也已开始行动,朝着多元化的运营方式发展起来。此前,广州海珠区南华西街就与企业合作,由企业通过一定的让利,为老年人提供配餐。

“这一方面解决运营经费不可持续的问题,另一方面有餐饮公司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把关。”陈少芬说。

民政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说,转型成功的机构继续用大配餐服务给更多老人实惠,而无法维持的长者食堂就“被淘汰”,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链接

居家养老将有专门APP

据了解,目前广州市11个区已有106个街道(镇)开展了助餐配餐服务,占全市街道(镇)总数的62.4%,其中社会化运营的占91.5%。全市设置配餐点184个,2016年1-11月累计服务36.3万人次。

广州市民政局介绍,广州正在搭建广州市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和手机APP等,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和支付方式电子化、信息化。接下来,广州将安排1000万元专项用于为养老服务公益创投,加大助餐配餐、医养融合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支持力度。

编辑:邬嘉宏

上一篇广东开通异地就医费用联网结算半年 有些事你未知

分享此文章:

推荐阅读

网站地图

资讯 新闻广州广东中国娱乐体育科技财富汽车房产健康食安生活教育图集军事文化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