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穗网约共享单车逼近20万辆 未来何去何从
金羊网-新快报 2017-01-17 06:14:30

在穗共享单车逼近20万辆 未来何去何从

  ■据称,截至目前,广州市区内拥有的网约共享单车已达17.5万辆。

如网约车般强加管制?大举规划慢行系统?

根据媒体所报道的数据,截至目前,广州市区内拥有的网约共享单车已达到17.5万辆之多。广州有限的道路资源,是否能够容纳下这么多的共享单车?共享单车带来的安全、人为破坏、交通违法行为等诸多问题,又当如何解决?在刚刚结束的广州市两会上,加强管理网约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的共识,但具体怎么做,各方都有不同看法。1月15日下午,在由媒体主办的“坐下来,谈一谈”公众论坛上,来自政府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组织、专家学者和普通市民的社会各界人士,就网约共享单车话题共同探讨。

■采写:新快报记者 牟晓翼

■摄影:新快报记者 祝 贺

最新消息:

市交委正筹划管理规范文件

广州市委政法委专职委员姚森隆在论坛上表示,共享单车的行业主管部门是广州市交通委员会。据他了解,市交委最近正在理清思路,就在前不久,市交委刚刚登门拜访过四家共享单车企业,接下来,将会出台一个工作方案,涉及国土、规划、基建和交警等部门分工操作。同时也将会有一个行业管理的基本规范文件出台,但尚待时日。

姚森隆表示,政府部门对于共享单车的管理,应该用三个“协”字来加以概括:

第一个是协作。涉及共享单车的职能部门相对较多,职能分散,所以要共同管理好共享单车,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就必须紧密协作,同心、同向、同步。

第二个是需要社会各界的协调,“共享单车不仅仅是市场及监管的问题,还涉及到治理的问题,也需要市民与运营企业的共同努力,有些问题,政府不能过多干涉,反而企业利用市场的方法就能高效解决好。”

第三个是协商。姚森隆着重强调,政府职能部门需要与市民、社会组织、企业等各方面进行充分协商,“公共政策的输出,要与民意相匹配,要公开征集民意,多方听取意见。”同时姚森隆还强烈建议各共享单车企业之间,也要有协商精神,不光要竞争,也要竞合,实现共赢。“彼此坐下来,商量一下如何通过技术解决现实问题,避免对市民造成使用上的困扰,如何使绿色出行成为市民的习惯,让他们离不开你们。”

执法部门:

主动约谈企业加强沟通确保安全

在论坛中,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的有关人士也表达了看法。市交警支队勤务管理处副处长许莹坦言,“这么大数量的共享单车,虽然不是每辆车每时每刻都在使用,但是对我们的管理确实造成一定的阵痛。”许莹表示,主要的执法难度在于,非机动车驾驶人在安全意识上,并没有经历过驾培考试的车主那么高。所以非机动车驾驶人的违法行为更多,虽然在某些时候,是因为单车道缺失等客观原因导致的非主观意识上的违法。而在目前,路面执勤交警对于非机动车驾驶人的违法行为,主要采取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手段加以管控,但如果是冲红灯、逆行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则处罚相对严厉。

经了解,广州交警部门于2016年12月中旬,组织摩拜单车、ofo共享单车、小鸣单车、小蓝单车等四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召开座谈会。会议就共享单车企业履行好社会责任,强化源头管理,规范和监督共享单车,加强与政府部门的信息共享与沟通,共同营造“干净、平安、整洁、有序”的社会环境等问题进行了沟通。与会企业均表示,将履行好企业自身职责,积极配合做好规范网约单车管理工作。

同时,广州市交警部门正在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与广州共享单车公司达成了在共享单车公司单车车身粘贴交通安全宣传标语以及双方开展线上线下交通安全宣传公益活动的合作共识。

政府层面:

包容欢迎新事物不轻易说管理

广州市海珠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局长方奕涛认为,从政府层面上来讲,网约共享单车应该“慎重”管理。

方奕涛表示,作为政府来说,对网约共享单车应该秉持三个态度,第一是欢迎:方奕涛介绍,摩拜单车去年进入广州,以开放和创新的姿态致力解决百姓“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效果目前来看是非常好的,此外,去年第四季度统计数据显示,海珠区各有关部门查扣的“五类车”数量,较去年前三个季度下降了20%到40%之多,“共享单车对‘五类车’的替代作用是明显的。”方奕涛说。

第二个态度是引导。方奕涛认为,政府不能轻易说管理二字,而是应与单车平台加强沟通,“有个地方统一停放,好过随便乱停,所以海珠区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划出了1000个固定停车区域,开放给所有非机动车规范停放,同时呼吁街道、城管等部门,尽量将单车摆放整齐。”

第三个态度是宽容。方奕涛认为,共享单车确实给广州的交通秩序带来一定的冲击,但是海珠区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清理,二是愿意通过引导的方式加以管理,规范单车行为。

建设部门:

广州一直重视慢行系统建设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市政设施管理处副处长赖永娴则介绍,城市建设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上世纪80年代,单车很多的时候,享有充分的路权;上世纪90年代,则是摩托车的天下;2000年后,小汽车逐步成为城市道路的主角,但这并非意味着2016年共享单车出现后,单车就必须要回归道路主导位置。这主要是由于慢行系统的建设是个系统的工程,城市道路的资源是极其有限的,不能说建就建。

赖永娴介绍,广州市政府其实一直重视慢行系统的建设,主要分为两块,一是新建道路,只要城市规划有的,那么肯定会建,这个规划不仅要考虑新建道路的单车道规模,还要考虑它与旧有慢行系统的衔接问题;二是改建道路,在共享单车出现后,政府一直联合各职能部门逐步对路网进行改造加入单车道,同时,也在做一区一条示范路的试点工作,这其中就包括了淡化建筑红线区域,转为城市空间的新思路新理念。

编辑:李禹
分享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