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广东两会]“二孩”凸显儿科医生紧缺难题
金羊网-新快报 2017-01-17 07:29:29

  ■广东某医院妇产科医生在为临产者做检查。新快报记者祝贺/摄

有广东省政协委员认为破解儿医荒关键是要提高医生劳动价值

■策划:林波 陈红艳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儿科医生紧缺、广州市内多家三甲医院儿科急诊停诊、广东2015年两千名儿童只有儿医一个……1月16日《新快报》推出报道《二孩困境全面二孩一年广东多生娃40万医疗卫生教育准备好了吗?》(详见1月16日A04、A05版),其中谈到的儿医紧缺、儿医流失、儿童看病难的话题引发家长和医疗界人士关注。

新快报记者近日了解到,针对儿医紧缺的现状,今年省两会许多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都表示关切,相关的提案、议案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因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近十年,数据显示儿科医生流失率达67%,在后二孩时代,破解儿童看病难,缓解儿科医生荒的有效措施,在于改革现下医疗收费体制,增加投入,体现儿科医生的劳动价值,给儿医涨工资。”九三学社省医药卫生委员会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肿瘤科主任沈靖南教授昨日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他还提到,在当下取消药品、检查加成的医改进程中,医生的劳动价值必须体现,不然,更多的科室,将会步儿科的后尘,医生流失现象将蔓延。

探因1

儿科医生紧缺劳动强度大压力大

儿科医生为何紧缺容易流失? “辛苦、劳累,但目前以药养医、以检查养医医疗体制下,儿科、儿医并不赚钱,更别说体现劳动价值。”沈靖南如是回答。

儿医的辛苦儿医最懂。“每到流感、手足口病、秋季腹泻等患儿增多的季节,就是儿科医生最艰难的时候。”广州市妇儿中心副院长龚四堂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在患儿最多的时候,该院近期日接诊量突破1.5万人次,其中儿内科接诊量就超过9000人次。“儿内科接诊量与北京儿童医院的对应接诊量相当。但是,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生要比广州妇儿中心多了200人。”龚四堂说。

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大儿科主任王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直言,广东是全国的儿科大省,总共有8200名儿科医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十几个百分点。即便这样,还是存在巨大缺口。王波说,省妇幼保健院一名主任医生一个上午接诊75个病人是常态,经常是看到下午两点都看不完。上个厕所都没时间。最高纪录是一名医生一天看了198个病人!

儿科医生人手缺、接诊任务重,但日常接诊任务不堪重负的时候,科研课题、学术论文等硬件要求,也要花掉他们大量时间、精力,有时候,往往儿科医生没有精力顾及这些,难以晋升。而成为一名儿科主任医师,则需要15-20年。艰难的培养之路注定了他们把最宝贵的青春岁月都献给了医学事业,有时甚至要牺牲爱情、疏于家庭。

【建议】对此,今年省两会一份《关于尽快解决我省儿科医生短缺关键问题的提案》中提到,应该减轻儿科医生工作强度,改变医生的考核制度。增加儿科医生人手,减轻儿科医生工作压力。

探因2

儿科医生收入远低于成人科医生

“但是,即便儿医这么辛苦,但他们的付出往往与所得不相符。”沈靖南谈到,目前的市场经济及现有的医疗体制结构下,无论是儿童专科医院还是综合医院的儿科,都难以“自负盈亏”,因为不创收。在绩效考核时,儿医收入相比其他科室、其他行业少得很多。激励机制方面,目前公立医院儿科医生待遇过低,与风险、压力、工作量不成正比。

沈靖南坦言,中国医疗服务的成本大部分来自药物、一次性用品消耗以及昂贵的诊断测试,而非来自实际由医师提供的诊断和治疗。举例来说,看一个副主任儿科医师,只需7元挂号费。在现有的定价体系中,儿科诊金便宜,而且不需要太多的检查和药物,这种诊疗机制直接影响儿科医生积极性。一项调查显示,96%的儿科医生不满意现行的收入体制。

《关于尽快解决我省儿科医生短缺关键问题的提案》中也提到,近年来,国家为解决“儿医荒”频频出招,比如医师资格考试降分录取、恢复儿科专业、内科医生转岗、返聘退休儿科医生等。但实际证明效果有限,儿科问题依旧愈演愈烈。究其原因,在于以往的医改往往停留在表面,没有明确触及到儿科医生收入这一核心问题。2016年的调查数据表明,广东省儿科医生的工作量是其他科室的1.8倍,但是平均薪酬却只有其他科室的50%。据一家网站的招聘数据显示,北上广三地儿科医生平均月薪分别是7317元、8907元和6893元。在以药补医的情况下,儿科用药比成人科要少很多,意味着儿科医生的收入远低于成人科医生。

即便如此,社会大众对于儿科的窘境仍缺乏了解,导致儿科岗位风险高,成医患矛盾的重灾区。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患儿家属对于疾病的好转有强烈的期望,不忍心看着孩子受到任何伤害,可能不愿意配合医生治疗,甚至容易情绪激动。而且现在的民众已经不满足于把病治好,还要服务态度好。这就使得本来就忙得不可开交的儿科医生面临更大的精神压力。

【建议】沈靖南表示,体现医生劳动价值的所有收费标准,几乎都是1999年定的,医生劳动价值根本无从体现。沈靖南非常赞成目前取消药品加成、检查和耗材等加成的改革,但得通过补足医疗卫生服务价格来体现医生价值,这才是医生们真正想要的,也是留住儿科医生以及其他医生的根本之措。

来自医疗界的省政协委员建议尽快理顺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提高诊疗费、治疗费、挂号费、床位费、手术费等医生技术性收费,降低药费、耗材费和检查费,调整后的医疗费用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避免增加患者就医负担。

探因 3

本科取消儿科学 切断了儿医来源

虽然不在儿科工作,但沈靖南一直关注儿医紧缺的问题。面对连年出现的儿科医生荒,他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也与同行作了一些调查。他指出,儿科医生之所以成为了稀缺,首先是上游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这一观点,得到其他受访儿科医生的一致认同。

沈靖南回忆说,自己早年读医时,儿科是不用降分录取,反而可能是优先录取的,30年前全国有十几家医学院设有儿科系,但现在全国都取消儿科系了,儿科的人才培养在医学院的层次就出现了断层。

龚四堂也表示,1999年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取消了儿科学专业,事实上切断了儿科医师的稳定来源。这意味着,十多年来,我国新型儿科医生培养机制一片空白。

在这种状况下,培养高年资的儿科医生尤显艰辛。记者了解到,目前儿科医师的来源,一是各级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二是攻读儿科学专业的研究生,三是其他二级学科或三级学科研究生,出于各种原因选择儿科就业者。但现在培养一个儿科医生,也并不容易,需要医学专业本科5年、硕士3年,毕业后要参加5年的严格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历经13年磨炼才只能算一个合格的儿科医生。

【建议】针对此,今年省两会,提交的《新形势下提升我市儿科医师队伍建设的研究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儿科医务人员的培养与队伍建设,推进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扩大儿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模、开展儿科医转岗培训。积极探索健全儿科医生教育培养机制,也要鼓励学生积极报考儿科专业,对于报读儿科系的学生应参考师范生的做法,由政府给予财政补助,全免学费,成绩优秀的发放奖学金。

编辑:李禹

上一篇广铁昨日发送旅客135万人 730辆援粤临客上岗
下一篇广东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17日上午开幕

分享此文章:

推荐阅读

网站地图

资讯 新闻广州广东中国娱乐体育科技财富汽车房产健康食安生活教育图集军事文化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