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羊网记者 何伟杰
在医学界中一直有这样一个说法:能够成功完成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无异于登上了腹部手术中的“珠穆朗玛峰”。广东省中医院肝胆胰外科教授谭志健不仅成功“登顶”,还成了佼佼者。近日,在苏州举行的第十五届世界内镜外科大会上,谭志健凭借“3D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视频,荣获“中国普通外科3D腹腔镜手术视频大赛”全国冠军,并受邀演讲及手术展播。
八旬阿婆患癌不用开大刀便可根治
78岁的黄婆婆曾经做梦也没想到,自己长在壶腹部的肿瘤竟可以在不开大刀的情况下移除。黄婆婆来自江西宜春,年近80岁的她几年前诊断出患有壶腹癌,“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都呆了。”黄婆婆的女儿说,看到妈妈又黄又瘦没个人样,他们决定要帮她把肿瘤根治。可是老人家毕竟已到高龄,如果要开刀把肿瘤切除,风险会很大,弄不好还会引起其他并发症。
后来他们来到广东省中医院,找到了肝胆胰外科教授谭志健,通过微创手术,黄婆婆的肿瘤成功被切除,术后三天就能下地活动,在医院住了十来天就可以回家,“我们自己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黄婆婆的女儿说。据了解,术后三年,黄婆婆的身体状况相当稳定,“我妈妈现在胃口很好,好过仔女,每餐一碗菜一碗饭,她特别喜欢吃自己种的花生、地瓜,在高安家门口种了好几块地,加起来差不多有一亩多。她现在自己感觉非常好,偶有肚子咕咕响,现在比3年前夏天手术前体重增加13斤,身体比同村同辈的老人还好。”
用针线缝合几毫米血管,堪称“极限挑战”
记者了解到,类似黄婆婆这种肿瘤生长在胰头、十二指肠、胆管下段周边的病患者要做手术,曾经只有开刀这一条路。“这些部分涉及器官多,血管也比较多,号称是腹部的心脏。”广东省中医院肝胆胰外科教授谭志健向记者坦言,当肝、胃部等器官微创技术不断发展,胰腺等部位的微创领域却一度停滞不前。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类极限高难度的微创手术,对于外科医生来说更是被业界形容为难以逾越的“珠穆朗玛峰”。目前全世界只有少数医疗中心成熟开展这一手术。谭志健表示,全世界能做这种手术的估计也就只有几百人,有些国家甚至没人会做。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到底有多难?记者通过视频亲眼目睹了谭志健团队操刀的一场微创手术过程。
谭志健团队通过腹腔镜观察患者内部,发现患者的病灶位于壶腹部。胰腺手术之所以被称为腹部最复杂的手术,在于其涉及重要器官和管道,涉及复杂消化道重建,而且胰腺周围解剖层次多、血管丰富,稍有不慎便会触碰到血管造成大出血。即便说传统的胰腺开放手术,也是“大手术、大切口、大创伤”著称。如今只能通过用腹腔镜路径来完成,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谭志健和助手冷静地绕开层层血管,应用超声刀等器械准确进行切除,之后还要对消化系统进行重建,把胰腺、胃部和胆道重新与小肠进行连接。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对被切除的血管进行重建。谭志健左手拿着直径只有0.5公分的分离钳,右手拿着差不多大小的持针器,对只有不到几毫米的血管进行缝合。只有头发大小的细线在持针器的控制下在血管支架内穿梭、打结,把原来被切开的血管重新再缝合。
谭志健的助手——广东省中医院肝胆胰外科副教授钟小生在旁边补充,由于不是开放手术,医生需要站在患者旁边对内部进行操作,所以光是手术工具其实就有30、40公分长,他边说边拿起旁边一把长伞做比喻,”这相当于我拿着两把伞,通过抓住伞柄操纵栓在伞尾的针线来对血管进行缝合,而且这些血管都非常重要,一旦出错就会有危险,所以对普通医生而言相当于在钢丝上走路。”
在近日苏州举行的第十五届世界内镜外科大会上,谭志健选择了代表腹部最高难度手术——“3D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作为参赛作品,正是凭借堪称“极限操作”的血管重建技术获得“中国普通外科3D腹腔镜手术视频大赛”全国冠军,并受邀演讲及手术展播。谭志健教授带领的胰腺微创团队也成为了国际上少数能在胰腺微创手术中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团队。
据了解,广东省中医院已成立国内首家“胰腺微创中心”,将腹腔镜的“极限手术”常规化开展。“外界都说完成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犹如攀登腔镜手术中的‘珠穆朗玛峰’,但如今我们已经把它爬成白云山的感觉了。”谭志健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