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军嫂张舜芳一家获评"全国文明家庭": "养了"300多名"军娃娃" ,26年如一日义务照顾部队子弟
金羊网 2016-12-17 16:23:57

 张舜芳家庭

揭阳军嫂张舜芳一家获评“全国文明家庭”: “养了”300多名“军娃娃”

张舜芳一家26年如一日义务照顾部队子弟,谱写了新时期“双拥”工作的新篇章

文/图 金羊网记者 赵映光 通讯员汪高洁

“当时我就站在第三排,非常荣幸能够如此近距离见到习近平总书记,他非常平易近人地跟我们一一握了手……”12月16日,刚刚参加完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从北京经广州回到揭阳老家的张舜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激动不已,她坦言自己刚刚经历了一生中最荣耀的时刻。

张舜芳是整个潮汕地区远近闻名的“拥军模范”,居住在揭阳市榕城区新兴街道的她,一生都与部队有着不解之缘:父亲是革命游击队员,丈夫、儿子、大女婿和二女婿都是转业军人,而从1990年开始,张舜芳更是成为了300多名“军娃娃”的“军妈妈”,26年如一日义务为驻揭“红一团”干部照顾子女,用实际行动支持了国防建设,谱写了新时期双拥工作的新篇章。

军营外的大家庭 照顾军娃辅导功课

回忆起26年前的事情,张舜芳总是谦虚地跟记者强调,她做的都是些很小的事情,不足挂齿。

据张舜芳回忆,她第一次照顾“军娃娃”还是在1990年的8月份。那时候,驻扎在离揭阳榕城区20多公里外的“红一团”,因山村教学条件有限,决定把30多名干部子女送到当时的揭阳市师范附属小学和附近的中学读书。

由于张舜芳的父亲是革命游击队员,丈夫谢连有也是一名转业军人,而且张舜芳的家就在揭阳市师范附属小学旁边,部队于是决定把“军娃”委托给张舜芳帮忙照顾,张舜芳的家也就成了“军娃”们寄读的“后勤接待站”,由两个战士每天接送孩子,给他们做午饭。

原本张舜芳一家与“军娃”们只是房主与房客的关系,但她们一家对“军娃”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使这个临时寄餐点,在后来就逐渐成为孩子们真正的家。

据介绍,因为当时部队的驻扎地离学校远,孩子们每天5点多钟就得爬起来,颠颠簸簸一个多小时才到“接待站”,时常一边打着哈欠、揉着眼睛,一边往学校走。而照顾孩子们的战士也不过还是大孩子,小疏忽往往避免不了,“军娃”们在生活和学习上总会遇到了种种困难,当过军嫂的张舜芳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虽然当时张舜芳的丈夫正处于下岗阶段,只能靠打工赚点微薄收入,她自己则在开小店帮补家计,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并不宽裕,但张舜芳和丈夫仍然咬紧牙关,决心义务照顾好这些“军娃”。

每当看到“军娃”们吃饭不香,她就手把手地教负责“军娃”们伙食的战士怎样烹调可口的饭菜;早上有的“军娃”没吃饭就来上学,她就掏钱买来包子等早点,并送到学校去;中午看到一个战士既要做饭炒菜又要接送“军娃”,忙不过来,张舜芳的两个女儿就主动帮忙接送“军娃”。

后来,张舜芳的大女儿谢美容毕业后到师范附小任教,更是主动当起孩子们的学习辅导员。有的“军娃”上幼儿园才3岁,每天在学校和军营来回跑不方便、有的军嫂因病住院或其它原因带不了小孩,这些“军娃”就寄托在张舜芳家居住,由她们一家照料孩子们吃饭、洗澡、睡觉,接送他们上学、放学,最长的达一个多月。

据不完全统计,26年来,在张舜芳家寄宿的“军娃”达到了300多人次,张舜芳一家也真正成为军营之外的军人家庭。

甘当军营后勤员 家里雨伞和童装多

回忆起与“军娃”们的相处,张舜芳称她印象最深的便是家里的“两多”:一是雨伞多,二是童装多。

据介绍,张舜芳家里日常都会备有几十把雨伞,一大箱童装,这些都是张舜芳自己掏钱为孩子们备下的。张舜芳说,因为南方的天气说变就变,她担心“军娃”们的家长准备不周,如果遇到刮风下雨、变天降温,张舜芳的雨伞、厚衣服就能够及时被送到孩子们的手上。

张舜芳告诉记者,她曾接待过一个女“军娃”,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因为害怕考试,考试时常把大小便便在裤子里,自己又不敢说。张舜芳发现后,就专门给她准备了一套衣服,一遇这类情况就把她悄悄拉过来,也从来不责骂她,帮她洗好澡,换好衣服,然后再把脏衣服清洗干净。女军娃的母亲至今提起这事还眼圈发红。

军人的后代带过一批又一批后,如今已是63岁的张舜芳阿姨她也从26年前的“张妈妈”变成了今天的“张奶奶”,他的丈夫也在2013年因病去世了,而军娃们也从师范附小转入了条件更好的揭阳市实验小学就读,无需再寄读张舜芳家了。

但是张舜芳一家与“红一团”干部及其家属的联系却从来没有间断过,“红一团”部队干部家属们都当张舜芳阿姨为自己的长辈,称张舜芳阿姨是部队的“110”,他们无论大事小事都喜欢找张舜芳帮忙。

原来,由于孩子们上学的地方离部队驻地较远,只要有个头疼脑热的,他们的妈妈便会揪着一颗心,于是张舜芳家中的电话便常常这样响起:“张阿姨,我家小明今天有点发烧,你帮着留意一下。”“马涛昨晚坏肚子,不知道今天好没好……”这边,张舜芳就督促孩子们喝水、吃药、休息,情况紧急的立即送去医院。

有一次,上小学的“军娃”小张(化名)因在学校不小心摔折了手臂,张舜芳闻讯立即跑到学校,背起小刘便直奔医院。由于小张的母亲早逝,当时爸爸正在部队参训,张舜芳告诉大家先别惊动小张的父亲,一切由自己担了起来。接骨、换药,都是张舜芳背着小张来来去去,以至于医生误将她当成了小张的妈妈。

为照顾好受伤的小张,张舜芳把他留在自己的家里,一家人给他洗澡、喂饭,整整一个多月。晚上睡觉,张舜芳怕小张睡不老实掉下床去,就让他睡在床中间,她和丈夫一边一个地“挡着”,天热的时候,她还彻夜给小张摇蒲扇纳凉,哄他入睡。

全家齐“拥军” 无悔付出不求回报

如今,张舜芳是揭阳市老年干部大学的一名学生,她的大女婿、二女婿和儿子谢辉也已相继从部队转业回到揭阳家,她们一家终于可以幸福团圆了。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已是脱下军装的儿子、女婿们,也都自觉地加入了母亲的拥军团队中来,致力于军民共建活动。在他们的牵线搭桥下,驻揭“红一团”与揭阳市老年干部大学也建立了军民共建关系。有时候,张舜芳还会当起“红娘”,为驻军部队中的大龄军人牵针引线,促成良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新时期“双拥”工作的新篇章。

情浓于水,逢年过节的时候,已经长大了的“军娃”们还不会忘记给他们的“张妈妈”一家打来电话问候。张舜芳说,每逢这时,便是她一家人最开心的日子,像平常的家庭一样享受着不一样的天伦之乐。

而当记者问及她这么多年来的付出之后究竟得到了什么时,张舜芳的笑容中洋溢着无限的甜蜜和满足,她告诉记者,照顾“军娃”是因为她心中对部队有着一种天生的特殊感情,她做的再辛苦也愿意,“看着‘军娃们’快乐地成长成才就是我最好的回报……”张舜芳说。

编辑:易扬

上一篇学生火车票预售期提前至74天 学生:更改后抢不到票
下一篇春运列车变动 广深动车部分时段不停广州站

分享此文章:

推荐阅读

网站地图

资讯 新闻广州广东中国娱乐体育科技财富汽车房产健康食安生活教育图集军事文化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