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汕尾湛江茂名位列前三
金羊网 2017-01-21 20:26:16

金羊网讯(通讯员黄慧诚、陈惠陆)近日,省环境保护厅联合省气象局召开2016年全年及第四季度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分析会商会。记者从会议了解到,2016年我省空气质量总体良好,持续改善,全省空气质量优良率(AQI)平均为92.7%,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连续两年达到国家考核目标;全省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平均为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微克/立方米。

来自省环境监测中心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珠三角区域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9.5%,长三角区域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6.1%,京津翼区域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6.8%。按照各省(区、市)优良天数的比例进行排序,广东省在全国排名第6。

全省14市空气质量年均值达标

汕尾、湛江、茂名空气质量排名前三

2016年全省各地级以上市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排名先后为:汕尾、湛江、茂名、梅州、河源(梅州、河源并列)、惠州、阳江、汕头、深圳、珠海、潮州、云浮、韶关、中山(韶关、中山并列)、揭阳、东莞、江门、清远、肇庆、佛山、广州。其中,汕尾、湛江和茂名排名全省前三,广州、佛山和肇庆排名后三;惠州居珠三角各市之首 。

“综合指数越低,表明环境空气质量越好。”省环境监测中心专家表示,全省各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呈现西翼、沿海和梅州、河源较低,广佛肇等中北部较高的分布状况。2016年全省共有14个城市空气质量6项评价指标年均浓度达标,而广州、佛山、东莞、江门、肇庆、清远、揭阳7市未能达标。

2016年全省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平均为92.7%,其中,优占47.8%,良占44.9%;超标天数比例为7.3%,其中轻度污染占6.4%,中度污染占0.8%,重度污染占0.1%,无严重污染。9市空气质量优良率有所下降,其中江门(下降3.8个百分点)、清远(下降3.8个百分点)、云浮(下降2.3个百分点)、中山(下降1.3个百分点)等市下降幅度较大。

2015年、2016年全省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变化对比图
 

6项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继续达标

二氧化氮年均浓度略有上升

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全省6项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继续达标,空气质量同比有所改善。其中,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7%;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为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9%;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9%;一氧化碳(CO)第95百分位数为1.3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1%; 二氧化氮(NO2)年均年度为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8%;臭氧日最大8小时(O3-8h)第90百分位数为1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0.7%。

全省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在2015年首次达标的基础上,2016年进一步降至32微克/立方米,全省同比下降5.9%。其中,汕尾最低(24微克/立方米),揭阳最高(39微克/立方米)。全省PM2.5年均浓度除广州、佛山、肇庆、清远、揭阳外,其余16个城市均达到年均浓度限值二级标准。

全省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为48微克/立方米,其中,汕尾最低(38微克/立方米),揭阳最高(60微克/立方米)。与2015年相比,2016年江门、揭阳、韶关、清远四市的PM10年均浓度有所上升。

全省臭氧日最大8小时第90百分位数波动上升,逐步超越细颗粒物成为珠三角首要污染物。全省臭氧日最大8小时第90百分位数为138微克/立方米,梅州最低(111微克/立方米),东莞最高(166微克/立方米)。 除东莞、江门外,其余19市达到年均浓度限值二级标准。全省同比上升0.7%,珠三角同比上升4.1%,非珠三角同比下降2.3%。

2016年全省城市首要污染物分布比例图

一季度为重污染天气易发季节

应加强对交通、工业与扬尘等的监管

“一季度PM2.5浓度一般为全年最高,AQI达标率偏低。”会上,省环境监测中心专家指出,根据气象条件预测分析,我省第一季度是重污染事件易发季节,首要污染物主要为PM2.5和NO2,由于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广州、珠海、中山和顺德等地NO2作为首要污染物的概率超过其他城市。

专家建议,一月份应加强对交通、工业与扬尘等的监管,强化春运交通减排与春节期间烟火管制;此外,由于新年除夕到元宵节期间,受习俗影响,生活源排放增多,应加强宣传与执法,逐步改变群众不环保的庆祝方式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到了二、三月份,预测将会受到冷空气减弱、潮湿、不利扩散等气象条件影响,NO2与PM2.5污染较严重,应加强机动车及工业源的控制。

会上,省环境保护厅负责人表示,各地应按照此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通知的要求,进一步做好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下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各地环保部门、气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对重污染天气过程的预报会商制度,精准施策,提高治污应对效果。

编辑:李禹

上一篇粤东五市企业去年享受海关税款优惠4.17亿元
下一篇3月1日起 广州市新就业无房职工可申请公租房

分享此文章:

推荐阅读

网站地图

资讯 新闻广州广东中国娱乐体育科技财富汽车房产健康食安生活教育图集军事文化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