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食滞” 专家教你如何帮宝宝健脾开胃
广州日报 2017-01-22 09:14:32

医学指导/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医儿科主任李蔷华

文/记者黎蘅、李津 通讯员易灵敏、周密

又到了一年中吃货们最爱的时候——过春节,在大人们大快朵颐的同时,“小吃货”们的胃口也不能小觑,可他们一旦吃撑了,脾胃更容易受伤。中医指出,小儿积滞如果不及时处理,有可能会演变成厌食甚至疳积,“小馋猫”变成怎么哄都不愿开口吃饭的“小皮包骨”。

孩子过年食滞应怎么处理?孩子不爱吃东西又该怎么办?如何区分厌食症和“疳积”?记者日前专门采访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医儿科主任医师李蔷华。专家还特别推荐了几款暖心健脾养胃的小儿食谱和小儿推拿手法,家长们赶紧收藏备用,让孩子过一个健康快乐的春节。

疑问

孩子不吃饭、脾气暴就是“疳积”?

在不少“老广”的观念里,谁家孩子不爱吃饭、“发烂渣”(脾气臭),很有可能就是“生积”。这里的“生积”,又称“疳积”、“疳证”,从中医学的观点来看,是一种由于小儿的脾胃受损,营养不良,而出现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毛发干枯、精神不振、烦躁不安或饮食异常的症候。

“孩子不爱吃饭就是‘生积’?其实不然。”李蔷华说,“如今,疳证的发病率大大降低,特别是重症明显减少。现在常见的孩子不吃饭案例,多是由于积滞或厌食症导致的。”

中医学认为小儿厌食症、疳证都是由小儿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引起的,病因多与喂养不当、疾病影响、先天禀赋不足等有关。其中以喂养不当引起者最为常见。“乳贵有时,食贵有节”。中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如果家长缺乏喂养知识,在婴儿期未能按时添加辅食,往往就会导致小儿断乳后不能适应普通饮食。

还有的家长过分担心小儿营养不足,片面强调高营养饮食,给小儿过食肥甘厚味的食品(如糖类、煎炸、炒香食物,或者是滥服补品),超过了小儿脾胃消化能力。如果过分溺爱小儿,投其所好,生活无规律,进食不能按时,贪吃零食,养成挑食、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致饮食饥饱无度,均可损伤小儿脾胃功能,影响食欲。

支招1

妙用保济口服液 缓解孩子“食滞”

李蔷华指出,每逢佳节,餐桌上少不了大鱼大肉、肥甘厚腻的大菜,不少人都会“热气”或消化不良。“尤其是小孩。节日期间家长忙着走亲访友,对他们饮食的监督和照料肯定会比较疏略,一些平日里不准吃的煎炸热气食品过节期间也被尽收口中,所以特别容易食滞和上火。”

李蔷华指出,春节期间如果孩子吃得过饱、太滞,建议1~3岁的幼儿在成人监护下,可适当吃一些保济口服液,一般每次服用1/3支,每日2~3次,一天的服用量不超过一支,“如果是一般的食滞,服用两日左右即可见效,年纪稍大的孩子可适当加量。如果孩子年纪过小未满1岁,或家长对用量把握不准,可咨询医生的专业意见。”

此外,捏脊疗法也是提升小儿脾胃机能,预防食滞的好方法之一。李蔷华介绍说,捏脊具有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健脾和胃,调节脏腑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亦可作为预防保健之用。“而且操作手法简单,家长稍加学习自己在家里就可以帮孩子做。”

捏脊疗法手法

小儿俯卧。双手半握拳,两食指抵于背脊之上,再以两手拇指伸向食指前方,合力夹住肌肉提起;而后食指向前,拇指向后退,做翻卷动作,两手同时向前移动,由下而上连续地沿脊柱向上提捏肌肤,如此反复5次,捏到第三次后,每捏3下,将皮肤提起1次。每日1次。

注意事项:

1.高热、心脏病、脊背皮肤感染或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2.饭后不宜立即捏脊。

3.小儿治疗后注意背部保暖,治疗后2小时内不适宜洗澡。

编辑:王楠

上一篇糖尿病怀孕对母婴不利 当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一篇过节吃太多 中医专家推荐三款食方帮你消食

分享此文章:

推荐阅读

网站地图

资讯 新闻广州广东中国娱乐体育科技财富汽车房产健康食安生活教育图集军事文化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