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精彩报道节选
星岛日报相关报道
《智慧东莞“香”自苦寒来》
(节选自《星岛日报》)
东莞,不但有莞香香飘四海,更有制造业闻名全球,成为全球化产业链著名的“世界工厂”。工业巨人如何迎战全球化的经济衰退潮,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曾几何时,“东莞塞车,全球震撼”。然而,随着2008年金融海啸持续多年重挫全球经济,东莞的大批劳动密集型的“三来一补”代工企业亦不敌寒流而纷纷凋零。
危机促成转机。广东省东莞市有关当局适时推出“腾笼换鸟”等对策,开打连环招,显著地优化了产业生态环境。星岛日报记者走访发现,东莞制造业看似“一鸡死,一鸡鸣”的表象背后,已经涌现出大批“智慧制造”产业。
……
星岛日报记者发现,他们(指东莞和东城领导干部——编者注)观念开放、知识前卫、胸襟开阔、作风干练,对克服全球性经济周期的干扰充满自信,对发展前景的布局创新更充满睿智。
……
智慧东莞,已然多管齐下,如火如荼的新的辉煌还会远吗?
美国侨报相关报道
《一缕香与一座城》
(节选自美国《侨报》)
黄欧有个欧化的名字,其实是一个地道的“土人”。这位大岭山百花洞的洞主、尚正堂的主人,双肩的任务并不轻,就是一项千年技艺的传承。甚至事关一座号称“世界车间”的城市的前程。
莞香,唯一一种以城市命名的香,始于东汉。盛于唐宋、元明时成为贡品,香气氤氲在宫廷。染香了宫妃,还染香了一座后来叫作香港的城。
奇香源于虫咬火燎,刀砍斧凿,斩根伤骨。年复一年“伤口”结疤,莞香从真菌中结成。价值如钻石以克计算,黃熟、奇楠更是稀世奇珍。
香运却如国运,到清末香树凋零,香农难寻。而工业化的匆忙节奏,也使得人们忘记了闻香。
直到新世纪,黄欧们决定回到土地,种下千株香树,当人们奔向现代,走向网络,这群人却守住古法。从开香门到合香,30多道工序,一道也不能节省。
如今万棵香树在山水间青绿,年产量逾吨,一缕缕清香,带着千年的古意,再次托起一座城。
羊城晚报莞香行系列报道
《广东东莞打造“东方香都”》
(节选自中新社)
莞香,中国树木中唯一以东莞地名命名的树木,有着1800年的悠久历史,是东莞最负盛名的特产和城市名片。近年来,东莞在传承莞香文化的同时,亦在创新、布局东莞莞香产业发展。
设计统筹 刘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