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急救事件时有发生 有医生建议地铁大站设置医务室
金羊网 2017-02-14 16:52:54

地铁急救事件时有发生

有医生建议地铁大站设置医务室

文/金羊网记者孙婷婷、梁怿韬

近两年,地铁紧急救人时不时见诸报端,有医者致电羊城晚报呼吁,在地铁大站或换乘站设置医务室用于急救。此提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引发多方讨论。广东省卫计委原巡视员廖新波表示,120网络可覆盖到地铁,但在地铁大站试点医务室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比较欠缺可行性,倒不如加大对地铁站点急救人员、急救设施的配备更为现实。有地铁资深员工也表达了相近的看法。

紧急救助情况增多 有医生建议地铁大站设置医务室

2月7日中午,地铁二号线海珠广场站台,一乘客突发心脏病,地铁员工紧急施救,协助救护车将患者送去医院;2月6日,地铁三号线龙归站,一名孕妇晕倒,车站工作人员紧急叫来救护车;1月14日晚,地铁八号线客村站一男子心脏骤停,幸有护士紧急施救;1月9日,三号线同和站,一老人心脏病发晕倒,地铁员工乘客齐助脱险……

作为一名医生,广东省佛教协会慈善中医诊医生梁仲海格外关注紧急救助事件,他平时出行遇到一些需要救助的情况,都会上前帮忙。地铁是梁仲海出行的方式之一,近两年,他遭遇过一些乘客头晕甚至晕倒的情况,再加上时不时在报纸上看到有乘客在地铁晕厥需要紧急救援的情况发生,他总结了近两年的观察心得,并希望通过羊城晚报呼吁,建议在地铁大站设置医务室用于急救。

梁仲海说,地铁属于地下密闭空间,有心脏病等严重突发疾病的黄金救援时间很短,不足10分钟,120的通常需要10到15分钟才能赶到现场,还要从地面走到地下,不一定能够及时赶到,也并非每次出现这样的病人都能碰巧附近有医护人员出现。

“比如公元前二号线转一号线的通道上,我有时就会遇到有女孩子头晕猫低的情况,也遇到过几起晕倒,不是大问题,掐人中或者及时进餐就好了,如果是心脏病等紧急情况,靠运气就比较棘手了。”梁仲海说,地铁人流密集,像地面大型社区都会配套设置医疗机构,因此,地铁大站设置急救的医务室也是十分必要的。

梁仲海的建议在羊城晚报手机客户端羊城派、以及羊城派官方微博发布后引发讨论,不少读者表示支持,随着地铁人流量与日俱增,突发情况的几率越来越大,在换乘站设置医务室用于应急确实有必要。不过也有读者表示,地铁只是运输工具,应该坚守“本分”。也有读者表示,患有心脏疾病的人群最好不要在到人流密集的场所以免发生意外。

“我家老人前两年做了心脏搭桥,身体不好,出门最好不要到人流密集的场所,所以我们带老人出去要么自己开车,要么打车。”市民刘女士表示。

地铁站点有急救资质人员当值 性脏病等危急情况不多见

对于梁仲海的建议,记者咨询了地铁方面工作人员,得到的答案是:并非每次急救都是靠“运气”,尽管没有常设医疗机构在车站中,但地铁站内有相应资质人士常年工作。

“只要是车站开放时,就会有具有急救资质的员工当值。”一名曾在广州地铁多个车站担任站务员的资深员工表示,广州地铁运营部门常年都和卫生部门合作,每年安排足够数量的培训名额给地铁员工参与急救员资格考试,相关名额通常会分发给各车站安排人员参加。

“通常来说,凡是要当值班站长的员工,他们都具备急救员资格。”该员工表示,一般来说在车站运营时,每个车站都会至少有两名具备急救员资质的地铁员工当班。视排班人员组合的不同,有时候持证当班的员工可能大部分都持有急救员证。

“急救员资质,不是随便就能考得到的。”该员工称,心肺复苏术和伤口包扎,是急救员资质考取的基本培训项目。只有在考试合格后,才能获取急救员资格证。

“但在实际工作中,就不是每一次都能将所有学到的急救知识用上。”该员工表示,他在车站当值多年中,遇到乘客身体不适的个案,主要是暂时的头晕或者低血糖,偶会遇到乘客外伤或者孕妇不舒服等个案。但一些危及生命的疾病,例如突发心脏病的个案,该员工则表示非常罕见,“我自己还没在日常工作中,遇到需要用心肺复苏术的乘客的时候。

增设心脏起搏器等应急设施

“如果说一定要设急救站,这个急救站可以服务地铁,但不一定设在地铁站内。”该员工表示,广州的地铁站,特别是换乘站,本身客流密集,如必须增设急救站,需要考虑腾出一个空间,并且因为突发心脏病的例子还是极少,如果专门设一个医疗点在站内并安排医生每天值班,可能需要出动的机会不多。鉴于广州地铁换乘站不少在商业网地,且这些地方本身就是人流密集地,可以考虑在地面空间较多的地方设立急救站,既服务地铁也服务地面其他地方。

“其实,现有的120急救网点分布,已经具备了既服务地铁也服务地面其他机构的功能。”该员工称。

“可以考虑增设一些设施,防止意外发生。”该员工表示,他了解到不少国外城市的地铁,为防止乘客突发心脏病的发生,会在车站内设心脏起搏器。他认为广州地铁也可效仿国外城市设置类似器材,如果真有乘客突发心脏病,起搏器可以立即派上用场,站内工作人员在接获乘客突发疾病信息时也可参与救援,同时通知120到场,多管齐下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专家:加强地铁员工培训 增设急救设施更实际

广东省卫计委原巡视员廖新波也表示,120网点的基本可以覆盖地下空间。“国外之所以没怎么听说地铁设置医务室,是因为国外的急救设施及全民急救知识普及比较到位,但国内在这方面还以提倡为主,有条件的话,作为120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必要的。”

不过,廖新波表示,目前看来可行性不大,有许多问题有待厘清,比如,投入经费谁来负责?在哪里设置合适?多少站点需要设置?场地设置会否影响正常通行?只在紧急情况参与救援,还是有不适都要响应?会否造成资源浪费?可否对外经营……

廖新波认为,目前看来比较实际的做法,一方面卫生部门与地铁联手,加强对地铁一线员工的紧急救援培训以及全民急救知识的普及。另一方面,加大对地铁急救设施的配置。此外,在进站口、站厅、站台等醒目位置增加紧急情况求助提示等。

编辑:易扬

上一篇深圳“穿山甲公主”归案 曾晒照称补到流鼻血
下一篇政协委员开出治理良方:构筑防治机制 消灭校园欺凌

分享此文章:

推荐阅读

网站地图

资讯 新闻广州广东中国娱乐体育科技财富汽车房产健康食安生活教育图集军事文化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