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三去一降一补” 去年为企业减负超百亿元
金羊网 2017-03-10 07:16:17

惠州为企业减负推出了多项政策

惠州为企业减负推出了多项政策

惠州将加大“机器换人”力度

惠州将加大“机器换人”力度

策划/孙爱群 马勇 统筹/姚志德

文/记者 陈骁鹏 实习生 李海婵

图/记者 王磊

2017年全国两会正在进行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疑是今年“热词”。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惠州该如何抓住这一重要历史点,实现“弯道超车”?

3月8日,惠州市委书记陈奕威在接受羊城晚报专访时坦言,惠州“三去一降一补”就是要减少企业成本,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去年为企业减负超百亿元。

今年,惠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向纵深迈进,深入推行“三去一降一补”,重点抓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深入实施“海绵行动”,主动承接吸纳深圳创新产业和创新要素“外溢”,着力振兴发展实体经济。

全年投入154亿元补齐短板

自去年4月份,惠州便出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及“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个行动计划,拉开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序幕。

截至2016年底,惠州推动“去降补”各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去产能方面,234户全市刚性考核关停企业全部出清。在去库存方面,商品房库存面积由2015年底的1665万平方米减少至1008万平方米,住宅去化周期缩短为4.5个月左右。去杠杆方面,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0.95%,比年初下降0.64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降成本方面,各项涉企税费减免政策基本落实,全年为企业减负103.7亿元。

此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惠州来说,重中之重就是要补齐短板,为此全年投入154亿元,加快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

然而,在此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以去库存为例,2016年惠州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2000亿元,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却超过1/3,投资结构失衡。

为此,惠州加大对农民工及农民购房信贷支持力度,惠州市金融管理部门协调农业银行惠州分行开展“农民安家贷”业务,大力支持农民工和农民进城购房。截至12月底,该行共办理农民安家贷业务3741笔,贷款金额16.4亿元。

为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今年惠州市将主要从以下方面的重点工作着手:土地供应与房地产市场联动、棚改安置和住房保障货币化、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建设住房租赁平台、支持进城农业人口置业、支持老旧社区居民置换新房、调控商品房供应结构、引导企业自持物业经营等。

主动承接吸纳深圳创新资源

惠州经济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供给侧,离不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创新引领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

据了解,今年惠州将重点深入实施“海绵行动”,主动承接吸纳深圳创新产业和创新要素“外溢”,加快提高惠州创新发展水平。

除此之外,将充分发挥“六区联动”聚集创新要素、引领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环大亚湾新区、潼湖生态智慧区、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珠三角(惠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韩(惠州)产业园六个园区,既是聚集创新要素的重大平台,也是支撑惠州跨越发展的重大载体。要举全市之力,集各方之智,发挥“六区联动、政策叠加”优势,加快推进建设。

尽管如此,惠州创新驱动发展仍面临创新供给不足,如2016年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仅2.0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人才培育、科技金融等进展不快;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成长不足等。

对此,惠州将推动主营业务收入超5亿元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努力成为珠三角国家大科学中心重要支撑。落实“创新企业培育行动”和“科技孵化器倍增计划”,加快高校(华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承办好“科交会”,推动更多高校创新成果在广东乃至全国产业化,力争年内高企总量突破700家、孵化器面积突破100万平方米,打造珠三角科技成果产业化高地。

此外,还将大力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支持企业更新设备、开发新产品,普遍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大“机器换人”力度,力争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60亿元以上。

各项政策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如何为其“减负”,惠州早就进行了谋划布局。2015年一开年,针对企业融资难问题,惠州就设立了“惠州市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规模达到7500万元。其中,364家中小微企业加入了基金企业数据库,2016年5家合作银行累计为248家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7.3亿元,完善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

2016年,惠州为企业减负又放大招,此前出台的《惠州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2016-2018年)》及“五个行动计划”,其中“降成本行动计划”提出从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人工、税负、社会保险、财务、生产要素、物流等成本入手,落实“降成本行动计划”的7大任务35项举措,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但惠州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传统外向型经济突出、民营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去年全市产值前20名的工业企业有12家集中在石化和电子信息产业,呈“两业”独大态势严重,民营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失衡。

惠州虽集聚众多中小企业,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在惠州落户,但惠州却依然延续传统的金融体系,资金供给倾向于重资产的大型企业,对轻资产的创新型企业服务相对不足。    

为此,惠州正积极争取省级贷款额度向惠州倾斜,落实小微企业和“三农”信贷投放“三个不低于”要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打好降成本“组合拳”,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提高政务效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降低企业各类“隐形成本”。同时继续实施“企业成长计划”,深入开展“企业服务月”活动,整合“惠28条”“新惠42条”,制订促进实体经济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扶持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成长壮大。

数说企业减负

截至2016年12月底,惠州各项涉企税费减免政策全面落实,为企业减负合计约103.7亿元,超额完成全年减负89.4亿元的目标任务。其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约11亿元、人工成本约1.4亿元、税负成本约62.2亿元、社会保险费(含住房公积金)约14.4亿元、财务成本约11.1亿元、电力等生产要素成本约3.2亿元。

编辑:李禹

上一篇江门新定位:做粤港澳大湾区的“门户担当”
下一篇围绕民生实事 基层代表建议:提高教龄津贴激励教师

分享此文章:

推荐阅读

网站地图

资讯 新闻广州广东中国娱乐体育科技财富汽车房产健康食安生活教育图集军事文化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