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马拉松开跑
全国首个无障碍马拉松赛在肇庆开跑,43名残障人士参加半程马拉松和迷你马拉松
文/图 金羊网记者 陈强 通讯员 段建新
37岁的张健,3岁时患了小儿麻痹症,从此无法像常人那样行走,但他说自己很少哭。只是,3月18日,在2017年肇庆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下简称肇马)报到领物处,看到3级台阶上特地搭了一块木板,铺设了毛毯,方便有需要的人士,张健情难自禁。
“每个人都有平等体验快乐奔跑的自由”。2017年肇马是全国首个无障碍马拉松赛事,在报名、领物、赛道上加入更多无障碍指示与设施,为全国的特殊跑者提供便利。而本届肇马共吸引了43名残障人士参加半程马拉松和迷你马拉松,来自广州的张健是其中一员。
“马拉松就是一个嘉年华。”对张健来说,马拉松并不是竞技,而是重在参与,大家一起体验“汗水的味道”。张健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告诉跟他同样遭遇人更多地“走出来”,融入社会。他相信,国内马拉松赛越来越多,会越来越包容,跑道上将看到越来越多的特殊跑者。
叶建华:“我的跑鞋是轮椅”
3月19日,54岁的轮椅跑者叶建华,赶到肇马出发点时,离开跑还有半个多小时。现场一些早到的参赛者一看见他,纷纷就跑过来和他自拍,有的会向他竖起大拇指鼓励几句,有的什么都不说给个剪刀手便匆匆跑开。对这一切,叶建华已经习以为常。
自2015年第一次在广州参加马拉松,两年来叶建华已跑了12个21.0975公里的半程马拉松,相当于自己推着轮椅在广州深圳间来回了一趟。本次肇马天公不作美,还没开跑就下起大雨,但叶建华还是完成了比赛。
1998年2月份,机修工叶建华在车间作业时,意外被吊机扒杆砸中腰部,造成高位完全性截瘫,从此胸部以下失去运动能力。在北京病床上一卧就3年,每天能做的就是看着窗外一片空白的天空,想着自己可能会一辈子卧床。
他依稀记得是2004年左右,他躺在床上,看到电视台播放一个国外节目,讲的是轮椅跑者马拉松比赛。他看到电视上的他们即便坐轮椅,比赛时也很积极、开心,感觉被打开一扇窗,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要出现在马拉松的赛道上。
直到2015年,第四届广马比赛,叶建华第一次参加了正规的马拉松比赛。虽然是5公里左右的迷你马拉松,但叶建华自此一发不可收拾,两年来已先后参加了12场半马。去年,他还到泰国清迈跑了一场马拉松。“今年,我想挑战一场全马”。
张健:从“被拒者”到“兔子”
张健是本届肇马另一位跑半程的轮椅跑者。已参加过12个全马和9个半马的张健,去年6月还参加了环青海湖连续9天每天一个马拉松的极限挑战,半马对他来说小菜一碟。但本届肇马对张健来说,仍是意义非凡,因为他是国内首个马拉松轮椅“兔子”。
“兔子”也就是配速员,也叫领跑员。一名合格的兔子,要确保稳定匀速地奔跑,不可过慢与过快,这样更好带领经验不足的参赛者按照时间完赛。可以说,优秀靠谱的“兔子”已经成为优秀赛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祖籍山东临沂的张健,现在常住广州,3岁那年因为脊髓灰质炎也就是俗称的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从此无法行走,做过5次手术,左腿戴着笨重的支架才能依靠拐杖走路。但他凭借惊人的毅力,征服了一场又一场的马拉松。
“一开始在其他地方参加马拉松比赛,组委会是拒绝我参加的,觉得残障人士因身体条件不允许跑马拉松,但是我觉得只要热爱马拉松,循序渐进地训练之后,残障人士也一样可以完成马拉松比赛。”张健记得自己的第一次马拉松是珠海马拉松,也是颇费周折才报到名的。
张健配速目标是“215”,即2小时15分钟完成比赛,而最终他完赛误差为32秒。3月19日11时50分,张健发了一条朋友圈,写道:“不负使命,完成215肇庆官方兔子职责。设立目标,不放弃不抱怨,做兔子我是认真的。”末了,他还不忘调皮地写道:“好冷,赶紧冲个热水澡。”
主办方
快乐奔跑伤健共融
3月19日肇马当天,共计有43位残障人士出现在半程马拉松和迷你马拉松赛道上。来自肇庆一对双胞胎姐妹,需要靠绑带绑着才能坐在轮椅上,今年靠志愿者推着跑完了迷你马拉松。她们的父母告诉记者:“姐妹俩感觉比过生日时还开心。”
本届肇马提出打造全国首个无障碍马拉松赛,为更好的服务残障选手,在赛道设计、安检录入、报名、领物、流动厕所设计,都加入更多无障碍指示与设施,为无障碍跑者提供便利,借此鼓励更多的特殊人士融入社会。
张健觉得,国内举办马拉松比赛的城市越来越多,对残障人士也越来越包容开放,越来越多马拉松赛道可以看到残障人士身影。像去年9月,中国田径协会发布《关于残疾人选手参加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的通知》,针对残疾人运动员平等参与马拉松及相关运动的比赛做出一系列规定,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体育运动的权利。
“每个人都有平等体验快乐奔跑的自由。”广州无障碍运动健康协会会长陈任告诉记者,希望肇庆今后每个马拉松比赛都能坚持“无障碍”下去,组织残障人士和健全人一起参与社会主流体育赛事,“伤健共融”,能让更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参加群体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