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里处处是熟悉的广州街景
镜头对准广州人的日常生活
没有明显的故事线,有的只是真实生活的琐碎;导演李云波谈艺术电影处女作
这个3月的每周日上午,众多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艺术爱好者齐聚“小蛮腰”金逸空中电影城。作为广东首家艺术影院,金逸空中电影城从今年3月开始举行系列文艺片展映活动,首部展映影片为广州本土电影《呼吸正常》。该片是影评人李云波(笔名:云中)转型执导的首部大银幕作品,去年入围了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新导演”竞赛单元。
《呼吸正常》没有明显的故事线索,片中充满生活的细碎片段,演员也全是非职业演员。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片子?这部处女作的拍摄过程又是怎样的?羊城晚报记者近日对导演李云波进行了专访。
记者 何晶
剧本
羊城晚报:《呼吸正常》里全是生活片段,剧本是怎么创作的?
李云波:其实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剧本,大多是即兴创作。每次拍片前一两天,我会根据演员真实生活的一些事情进行改编。我问他们最近遇到什么事儿,然后选择适合拍电影的事件写出一个大纲,再和大家讨论。基本是在拍摄前一天才写出剧本,开拍当天也会根据现场环境、演员状态即兴发挥。他们都是非职业演员,其实就是演自己,我只是忠实地去记录。演员的名字、身份、职业、故事,在电影里有百分之八十重合,也可以说,这其实是一部纪录片。这部影片有很强的即兴成分,就像片里一直存在的爵士乐配乐一样。
演员
羊城晚报:这些非职业演员都是怎么找的?半年时间的排练是怎么做的?
李云波:演员都是我在网上找的。我在豆瓣和微博发了一篇召集演员的文章,来报名的人有几十上百个,我从中挑选了十几个。网友很热情,我在简介里写明可能是没钱的,但大家还是全靠热情来做这个片子,我很感动。排练花了半年,在电视台一个场地对他们进行基本的演员训练——从肢体语言到对镜头的感觉,包括基本的感情和情绪表达,像一个小型表演培训班吧。
镜头
羊城晚报:片子里有很多很美的镜头,是怎么设计的?
李云波:机位、镜头、取景都经过精心设计。片里有很多对话,我们是拍对话,也是拍城市。这部片想拍出广州的四季之美。从2014年夏天到2015年夏天,我们拍了一年,等于是和演员在电影里生活了一年。我想拍出广州这座城市独特的生活质感,有些不经意的角落,有着城市的诗意。我之前一直在广州电视台做纪录片工作,拍摄岭南文化,拍摄广州的城市、人和生活。《呼吸正常》是我一直想拍的献给广州的一首城市蓝调。
周期
羊城晚报:成片你满意吗?
李云波:影片的拍摄成本非常低,不到50万元,很多工作人员没有工资。这么低的成本可以拍成现在的效果,我是满意的。片子的拍摄周期特别长,每周只拍一两天,每次拍摄就像是关于电影的聚会,非常快乐。这种创作时无忧无虑的快乐,以后可能很难再有了。拍摄用了一年,后期大概做了半年。
风格
羊城晚报:《呼吸正常》为什么采用片段式的呈现方式?
李云波:这部电影是生活流的,没有戏剧化的故事,也是为了贴近真实人物的生活。普通人的生活没那么多波澜起伏,就是一点点的时间和岁月流逝。有时悲伤,有时快乐,有时酒喝多了说胡话……这些片段才真正反映生活的本质。生活的大多数时间都是由无聊组成的,发呆、走路、坐在车上看窗外……这些才是你生活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