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但是,在这一系列搞笑的漫画背后,我却看到了一群焦虑的“青蛙妈妈”。在幼儿园里,我经常看到许多家长一放学就把孩子接走,参加各种兴趣班,周末更是没有休息的时间,画画、舞蹈、钢琴一个接一个,周末比上学还累。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普遍的现象呢?
归根到底,就是现在的父母太过焦虑
1.角色转换带来的焦虑
当今社会,很多人在成为父母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磕磕绊绊中把孩子养大,在“教”的路上,因为不知所措,所以焦虑,因为焦虑,也就盲目地让孩子学这学那,每个都尝试一下,学到一点是一点,这是现阶段很多父母的心态。
2.与周围的人比较而产生的焦虑
整个中国社会都处在焦虑之中,父母把一部分的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因而只看重眼前的结果。别人家的孩子周末在上英语培训班,那我的孩子也要上。把孩子的业余时间都塞满,误以为填满的生活就是所谓的“充实”。
3.期待孩子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许多家长从一开始就为孩子设立了人生的各种“小目标”,想要让孩子活成自己期待的样子。3岁的时候应该学什么,6岁的时候掌握哪些技能,钢琴考到几级,拿到几个奖杯……一切都要在自己的预设之中,也就理所当然地用各种作业、兴趣班来“拔苗助长”。
那么,如何做到不焦虑地静待花开?
首先,要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不限制他的发展,也不拔苗助长,了解孩子的发展有其自己的节奏,不盲目和别人比较。你可以给孩子报兴趣班,但要真正建立在“兴趣”和孩子年龄发展特点的基础上。
其次,父母要储备与孩子发展相匹配的专业知识,知道什么是孩子现阶段需要培养的关键能力,读懂孩子各个阶段的敏感期。这样才能知道什么时候可以“静待”,什么时候需要“干预”,如果要干预,可以怎么做。
第三,最最重要的是爱与支持。如果孩子是一朵花,我们要用以爱来浇灌,给他们提供成长所必须的养分:信任、尊重、鼓励、支持、帮助……而不是假爱之名控制、限制他们的发展,更不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我们的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选择,我们无法让他们走在我们为之铺好的道路上。相信孩子,他们迟早会自然成长。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