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孩子感冒憋喘 警惕毛细支气管炎
金羊网-新快报 2016-12-14 10:11:50
气温一降,呼吸道相关的疾病就开始“活跃”起来。呼吸道娇弱的宝宝更容易“中招”。如果宝宝感冒发烧,还出现喘息、憋气、呼吸困难等症状,家长要提高警惕了,这可能是毛细支气管炎引起的,建议及时送院治疗。

■新快报记者 林恒华

通讯员 林惠芳

毛细支气管炎:2岁以内宝宝常见

毛细支气管炎,即急性感染性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在冬春季较为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见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李增清表示,其最常见的病因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其次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

在临床上除了有发烧、咳嗽、流涕、精神差等一般肺炎症状外,喘憋是本病显著特点。尤以早晨起床后和夜间睡觉时加重,表现为喘息、憋气、呼吸困难、鼻翼扇动、脸色苍白、哮鸣声明显。重症一点的患儿,家长可发现其吸气时胸骨及锁骨上窝、肋缘下等处下陷,即医学上说的“三凹症”,所以,毛细支气管炎又被称为“喘憋型肺炎”。一旦患儿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送院治疗,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不及时治疗,或可危及生命

毛细支气管炎经过治疗后,一般患儿的症状均可得到缓解,但喘憋如果得不到控制时,则可并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也有少数可威胁到患儿生命。需要注意的是,毛细支气管炎在疾病过程中改变了患儿气道的局部环境或体质。反复发作会造成类似支气管哮喘的气道病理生理改变,如气道分泌物增多、痉挛、狭窄,最后引起气道重塑。

因此,减少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李增清建议,平常可以做到如下三点:

1.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大量免疫因子,能够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减少婴儿日后变应性疾病及哮喘的发生。因此,新妈妈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母乳喂养。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最好能坚持给予纯母乳喂养。这不但能增进母婴间的感情,也能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2.减少患流感的机会。平时要多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加强体质锻炼。在气候变化时要注意给孩子适当地增减衣服。要注意居室的通风换气,家庭成员中患感冒时要避免与孩子亲密接触,流感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到人多密集的公共场所。

3.积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时,要积极配合治疗,治疗后也要注意做好随访,降低喘息反复的发生。当孩子患上毛细支气管炎每年超过4次,且既往有湿疹的病史或父母有哮喘时,则要考虑是否为支气管哮喘,应带孩子去医院找专科医生进行诊治。

编辑:王楠

上一篇孩子时常面部抽动 父母应警惕“抽动障碍”

分享此文章:

推荐阅读

网站地图

资讯 新闻广州广东中国娱乐体育科技财富汽车房产健康食安生活教育图集军事文化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