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冬至来临,也是“三九天灸”开贴的日子。广东省中医院在门诊一楼大厅提供“三九天灸”贴药便民服务,前来咨询和贴药的市民络绎不绝。专家介绍,“三九天灸”是“三伏天灸”的补充和延续,既固阳又防病,适合任何体质的人群。
古人云,“冬至一阳生”,三九之时,天气至寒,重阴则阳,是一阳初生之时。冬至来临,需要适当调摄,精心调养,以壮阳气,中医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
“三九”是指冬至开始第1天到第27天。“三九天灸”是以中医“秋冬养阴,夏病冬治”为理论指导,在每年三九天的一九、二九、三九进行天灸治疗。通过将温经散寒、逐痰平喘、通络止痛等中药药物贴敷在特定治疗作用的穴位上,恢复人体受损的阳气,进而调节人体的免疫力。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李滋平介绍,中医强调“春夏补阳,秋冬养阴”,“三九天灸”是以养阴为主,而“三伏天灸”则是以补阳为主。“三九天灸”作为对夏季“三伏天灸”治疗的补充和延续,能巩固夏日“冬病夏治”的效果,还能增强人体抵抗力。
李滋平表示,天灸治疗适合任何体质的人群,有着“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作用,其中对于体质偏虚、阳虚以及风寒湿型疼痛的患者疗效更佳。
一般而言,“三九天灸”贴药治疗后,皮肤均有轻微烧灼感、刺痛感,揭开胶布后可见皮肤红晕。所以建议成人贴药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小孩时间酌减。
同时,为巩固疗效,避免相关不良反应,天灸期间应注意清淡饮食,不宜嗜吃生冷,不宜食用“发物”,如鸡、鸭、烧鹅、牛肉、虾、蟹、海产品、花生、韭菜、芋头等。(记者朱晓枫 实习生 卢茵 通讯员 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