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紧跟军队改革步伐敢为全面改革闯路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2日召开会议,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这一重磅消息立即引发国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当前,国防和军队的组织形态正在经历一次结构性、革命性的根本变革。军民融合作为重要内容和主要任务,机遇与挑战并存,荣耀与艰辛同在。
《“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完善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工作运行和政策制度体系。科学建设“三大体系”的出路在于,既紧跟军队改革步伐,同时又要敢为全面改革闯路。
毫无悬念,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已迎来“窗口期”,顶层办事机构呼之欲出,组建正当其时。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成立后,加快构建横跨军地双方、权威高效的顶层办事机构,细化明确军地相关部门的军民融合职能,可谓时机成熟。朱子有云:“革弊,须从源头理睬。”改革是兴利除弊,不是叠床架屋;改革要触动利益,而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也是一种改革,同样会触动一些部门、一些群体的既得利益。只要军地双方善于以改革的精神乘势而上,就一定能解决那些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老难题、正在解决还没有解决好的大难题、已经发现尚未纳入解决日程的新难题。
还应当看到,工作运行体系建设已进入“攻坚期”,军事需求牵引日益凸显,系统规范也为期不远。世界各国的经验教训早已摆在面前:不搞军民融合,不是军备落后死,就是国家经济被拖垮。走好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之路,亟待打破“多头提需求、分散搞对接、各自抓建设”的格局,同时又要尽快摆脱那种“事一完,机制散”“人一换,线就断”的被动。针对我军已建立的“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以及正在不断优化的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只要始终坚持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就一定能解决好跨领域跨部门的军民融合重大事项。
当前,政策制度体系建设也已迈向“收获期”,各地各部门探索实践加速推进,完备的法规正加紧制定。前两年,为什么一些地方“军转民”看似轰轰烈烈、“民参军”好像热情很高,而实质上不是“雷声大雨点小”,就是“数量大层级低”。症结之一在于,诸如军民通用标准建设、利益补偿激励等政策缺失和滞后。凡此种种,无不呼唤《军民融合促进法》尽快出台。值得庆幸的是,这两年一些基础性、前瞻性和支撑性政策法规陆续付诸实施,已经为这部法律奠定了坚实基础。
(军事经济学院科研部 郭中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