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陈彤 通讯员 白恬报道今年9岁的小齐是小学三年级学生。父母离异多年,3岁起小齐便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但近半年来小齐的表现却让家长十分烦恼:反复地问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如“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有时刻意踮脚尖或学企鹅走路,情绪易烦躁、易怒,这些症状在这半年来逐渐加重。
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医学科,小齐被确诊为患上儿童强迫症。根据小齐的情况,医院他安排了沙盘游戏治疗。广医三院精神医学科心理咨询师付爱兵医生介绍,“沙盘游戏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游戏的方式深入心灵深处,在游戏中呈现、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从而使心理问题的解决过程变得更直接、快捷和有效。
父母离异给小朋友带来“灾难性”体验
付医生介绍,在小齐的多次作品中,小齐内心的冲突和不良情绪得到了宣泄。在治疗中,小齐的作品出现多次“灾难性”的意象,如“火山”、“沙尘暴”、“泥石流”,而这或许与父母离异有关。付医生认为,这是小齐对过去家庭灾难性事件的情绪宣泄和认知的表达。
据了解,小齐在三岁时就经历了父母离异,虽然当时他年幼懵懂,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情绪反应或行为问题。但事实上,父母的分离给小齐带来了“灾难性”的体验,这种体验通过上述意象表达出来,而且这些灾难性体验也可以从小齐对沙盘作品的命名上可以看出,他的作品名称总是与久远的过去如埃及、金字塔、楼兰、周朝等联系在一起。
24次沙盘治疗后强迫症消失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因此沙盘游戏很容易被儿童接受。不需要太多的指导,儿童就能很快进入游戏过程中,儿童的投入与合作程度也是其他形式的治疗无法达到的。在沙盘游戏过程中,儿童可以自由地表达自我,宣泄不良情绪。前后经过24次沙盘治疗,据介绍,小齐的强迫症状消失,古怪的行为不见了,和同学的关系也有所改善,学习成绩也明显提高。
据了解,沙盘游戏的本质在于唤醒个体潜意识与躯体感觉,碰撞出某种最本源的心理内容。在心理咨询师的静默陪伴下,来访者在一个自由、轻松、安全且受保护的氛围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认知进行重构,进而激活自身的治愈与康复因素,从而促进其心性的修养以及人格的健全发展。据介绍,沙盘游戏可用于治疗自闭症等存在言语和交流困难的心理疾病、焦虑等情绪障碍问题、注意缺陷障碍、多动症等心理行为问题、攻击性行为、人际关系困难等。3月1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有沙盘治疗作用科普讲座,感兴趣的家长可前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