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 记者 林桂炎 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接受本报专访
中办、国办最近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人社部10日召开的会议则明确,5年内争取完成所有系列职称制度改革任务。
这次职称制度改革对过往的“唯论文”等积弊有何突破?长期从事职称制度改革研究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院长吴江,接受本报专访时说,本次职称制度改革将评审权限下放到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人才密集的企事业单位等地方,破除了原来的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突出了品德、能力、贡献的要求,老实干事的一线人员将是最大受益者。
金羊网特派北京记者 董柳 实习生 刘昊
职称改革
明显向基层倾斜
羊城晚报:大家都非常关注职称评定,因为与工资、待遇挂钩。但我们身边很多专业水平很高的人,在评职称时没有论文,甚至学历也不高。这次职称制度改革多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
吴江:当前确实存在着一些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也还包括职称外语考试、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考试,这些都是过去规定死了的,评职称必须有,这次破除了。我想破除主要是破除“一刀切”,不搞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评价方法。
这次的改革确立了一个正确的导向,就是评价人才要用品德、能力、贡献来评价,而不仅是靠一些论文、学历、资历、计算机、外语。也就是大家所说的,让工作称职的人能评上职称,让那些干工作的人、有贡献的人能评上职称。
同时,我们还通过标准确定了一些机制突破,比如只要有重大贡献就可以破格,从海外引进的紧缺人才也可以破格。这些实际上都不是从学历、资历方面来要求。
羊城晚报:这次改革还有那些重大突破?
吴江:这次还破除了评聘脱节的问题。过去评聘分离,评由政府进行,聘是单位来聘,这就带来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相互不了解——被评的人不知道是怎么评的,评的人不知道用人单位是怎么用人的,而只能看论文、评与贡献无关的东西。这次很重要的是下放评审权限,既然不能近距离评,那干脆下放权限。凡是和岗位紧密结合的基本上都下放了。这回要给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包含智力型密集的单位像新闻单位、文化单位都放开,这些企事业单位可以自主评审,由单位自己评。
再一个突破,是破除了“一刀切”的评价方式。所谓“一刀切”就是上面是什么标准,到下面还是什么标准,这主要是不符合基层。比如说论文,你在高校需要论文,但到基层一线、田间地头要的不是论文。这次基层人员是单独搞,不作论文要求,外语、计算机都没有要求。这明显在向基层倾斜,是一个很大亮点。
部分职称
无正高局面将改变
羊城晚报:过去一些职称没有正高,这次是不是也有所改变。
吴江:过去,29个序列里有11个序列里没有正高。为什么没有正高呢?因为他们是纯技术,主要是应用领域。这就涉及评价人才的标准问题,也就是重学术轻技术、重理论轻实践这一倾向。这样就会让大家都奔着高校去,去研究理论,认为搞技术没出息,最高就副高嘛。这次让工程、会计、经济、实验技术、中专教师、小学老师这些人才都能够评上正高,让他们多一个职业生涯的通道。
羊城晚报:以前职称评定基本是在国有单位进行,这次评定的面有没有扩大?
吴江:过去,29个序列基本上都适应体制内的人,体制外基本上拿不到职称。这次一律变公平了,面向社会。面向社会有两层意思,一是在体制内和体制外的都能参评职称,二是评价主体也社会化,一些学会、协会、行业组织,还包括社会的一些专门的评价机构,都可以通过政府授权进行职称评定。
一线老实工作的人
受益最大
羊城晚报:这次改革最大的受益者是哪些群体?
吴江:一线的基层工作者受益很大。对外语、计算机考试应用能力以及论文,特别是论文,最头疼的就是一线工作人员、基层工作的同志。有一个全国优秀教师,临死还拿不到副高职称,他就是讲了一辈子课,但没有一个地方发表论文。
所以说,中央这次改革,最大的受益者,是那些一线工作的同志,作出了贡献的人,以及老老实实干工作的人。
上一篇全面深化改革·广东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