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医生给犯人检查身体
从一年3名服刑人员猝死到连续7年零猝死,惠州监狱创纪录
文/图金羊网记者 薛江华 通讯员 尹华飞 阚淼
服刑人员在监狱突发疾病死亡的情况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家属与监狱对簿公堂的案例亦比比皆是。广东省惠州监狱曾创下一个纪录:从2009年一年内3名服刑人员猝死,到实现近7年来零猝死。近日,记者走访惠州监狱,并采访监狱医院院长谭朝阳,听他解密如何有效防范服刑人员猝死,让家属和监狱都告别“难以承受之重”。
办法
全面体检 分级监测
2009年,广东省惠州监狱先后出现了3名服刑人员猝死的情况,虽然狱方抢救及应急处置并无不妥,但因为引发的原因是心源性疾病,最终患病的服刑人员仍不幸病亡。其中有一名因心源性疾病猝死的服刑人员,其家属无法接受事实,曾采取一些过激行为,一度阻挠监狱工作的开展。
为了彻底告别这些“难以承受之重”,从2010年起,监狱积极调研探索提高服刑人员猝死防控的水平,在医院院长谭朝阳的带领下,推广主动医疗模式,制定了猝死防控办法,建立了服刑人员防猝死的排查处置机制。
谭朝阳介绍,最首要的工作就是建档,对每一名服刑人员进行全面体检,并制定一份专属的健康档案。
经过全面体检后,按照结果对健康存在问题的服刑人员分为高中低三个度级进行健康管理。其中低度人群约有158人;那些有器质性心脏病、心肌炎等的服刑人员被列入中等,这类人群最多,有349人;重度高危人群有7人。
针对处于不同健康层级的服刑人员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低度成员,在安排劳动时会酌情考虑予以减轻,对于中高度成员会每月进行专业检查,并根据需要决定是否留院观察等。另外,对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服刑人员病情,也有专人时刻监测。
此外,在入监教育中,每名服刑人员的必修课就是急救措施,经考核合格后方正式入监。不仅如此,每个监区都有专业的卫生员。另外,每个楼层都有2个值班员,都具备专业的救生员证。
救治案例
1 家人放弃监狱没放弃
零猝死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实际上,谭朝阳自己也常年焦虑,“下班后听到电话响就害怕。”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睡到半夜接到电话爬起床赶到医院。
现年49岁的服刑人员老周就曾遭遇这样的险情。6年前,老周因抢劫入狱,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身体一直很好,没想到有一天突然胸痛!监区卫生员立即将他送到监狱医院,依照心电图,发现是心肌梗塞,需要马上进行介入手术。立即联系惠州当地医院,发病2小时以内,老周已抵达地方医院,准备进行手术。这时候,还没联系上家属。
救人要紧。老周被送入手术室,放入3个支架,继续抢救。这时候,才联系到家属。监狱方面告知,根据老周的情况,家属可以办理保外就医。但家属方面迟迟没有回音。之后,老周在惠州当地医院抢救了十多天,又转到广州的监狱中心医院治疗了一个多月,家属还是没有现身。最终,病情稳定后,老周又回到惠州监狱。
“要是在外面早都没命了,哪能抢救得这么及时。”老周经常这样自叹,是监狱帮他捡回了一条命。
2 他一心求死终被救回
因在公共场合杀人而入狱的艾某,在犯案后曾畏罪自杀未果,入狱后也一直想自杀。他拒绝进食,坚持了3个多月,一心求死。打伤来治疗的医生,眼见艾某的身体日渐衰弱,为了维持他的生命,医疗人员只好给他插胃管打营养液,还得强按住他,不然他自己又会拔掉。一天插管6次,如今的艾某比之前重了30多斤。如今,艾某慢慢被感化,开始自己吃饭了,被列入轻度病人在医院继续治疗。
“人最痛苦的就是失去自由失去健康,对生病的服刑人员来说人生最痛都经历了,我们就是救命稻草,到最后都不能放弃。”谭朝阳说,“只有医好了一个人身上的病,才能继续治他思想上的‘病’。”谭朝阳因此被评为第二届“感动南粤·广东监狱系统践行核心价值观十大人物”。